笔趣阁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一零一讲(第1页)

请大家打开讲义229面,壬二、别明加行

这一大科是讲到,明正助行所成伏断圆三德位。也就是讲到整个《首楞严王三昧》修行的位次。事实上圆教的菩萨,他的菩提道的过程主要的是依止两种根本,一个是「菩提心」,一个是「空正见」。

菩萨刚开始修学佛法的时候,是真为生死而发了菩提心,我们首先思惟我们自己,在生死轮回的痛苦而发起出离的道心,进一步我们观察一切的有情也在轮回当中,而生起救拔的大悲心,由大悲心如理的作意而生起四弘誓愿,就形成所谓的菩提心。但是这个菩提心基本上要「空正见」的加以保护,才能够增长广大。「空正见」我们从本经的学习,我们可以知道菩萨在运用空观的时候他是两个方向的:

(一)、内空,他向内观察我们这一念心性是即空、即假、假中;空观照了我们心性不变之体,它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;假观是照了我们心性随缘的作用,它具足无量无边的德能。所以它菩提心云何应住?你一定依止不生灭心而住。你看六祖大师去参访五祖的时候,五祖说:你为什么来出家修学呢?他说:我不为别的,只为作佛。所以从圆教的思想,你出家的目地,你修行的目地,乃至于要弘护正法续佛慧命,这个都是心外求法,这个只能说是权教菩萨的发心。因为菩提心不能建立在一个外在的因缘,因为外在的事相因缘是变化。

比方说,阿难尊者看到佛陀的相好而出家。佛陀的相好是变化的,它会消失掉。所以我们的菩提心生起,为什么要修学佛法,只有一个目的,就是我要开显我自性的功德,我要成就佛道。菩提心的意思就是说,我们为什么要去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?我们是假借这样的因缘,来开显我们自性的功德,法法销归自性,是这样的思想。菩萨不见外在有一法可得,离心没有其它的法门,所以他整个称性起修就是菩提心依止一念心性而住。这是第一个思想--「内空」。

(二)、其次,菩提心向外去接触五蕴、六入、十二处、十八界的时候,他也是要修「外空」,观一切所缘境也是空假中三观。为什么呢?因为要破障。我们内心当中有三种障碍,烦恼障、业障、报障;以空观破烦恼障,以假观破业障,以中观破报障。所以当我们讲空观的时候,我们讲「菩提心跟空正见」,其实这「空正见」是包括假观跟中观在里面,菩萨观一切法空,他是不坏诸法的假名、假相、假用。

所以菩提心第一个、依止内在的心性而住,第二、他开始依体起用的时候,用空假观三观破除障碍,而成就三德密藏。前面所说的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他的整个菩萨道的操作都这个道理,「称性起修」。所有的修行,回过来还在开显我们自性的功德,菩萨不见有一法可得,都是一种历事练心,如此而已!你要掌握这个思想,你去看前面修学位次就很清楚。这地方讲到四加行的修行位次。

壬二、别明加行

【图一】

总标

阿难!是善男子,尽是清净四十一心,次成四种妙圆加行。

佛陀招呼阿难说:“是善男子”,这地方指的是已经成就十回向圆满的菩萨,他已经穷尽了清净无漏的四十一个阶位,这四十一心包括了干慧地、十信、十行、十住、十回向。其次,他必须要再成就四种妙圆的加行。

「妙圆加行」,为什么讲“加行”呢?蕅益大师说:因为你要进入初地之前,你要面临一个障地的无明,障碍初地的无明,这个无明特别的坚固,所以你必须要加功用行才可以加以破坏。为什么叫“妙圆”呢?蕅益大师说:虽然藏通别三教都有四加行,但是因为前面的三教都是依止生灭心、都是有所得。前面三教的发心不管发出离心也好,发菩提心也好,他的心都是建立在外在的世缘,或者缘众生法界而发心,或者缘佛法界而发心,总而言之,都是以外境为住,所以不能叫作妙圆。这地方的圆教是法法销归自心,念念顺从中道的实相,所以叫作「妙圆」。这当中有四个阶位。

别明

暖地

即以佛觉用为己心,若出未出,犹如钻火欲然其木,名为暖地。

「暖地」刚开始用佛觉,来当作自己因地的发心。「佛觉」指的是什么?就是这个初地,他这时候已经十回向圆满了,而即将要进入初地,所以他把初地的本觉理性来当作自己的所观境。我们讲「称性起修」,当然依止的是现前一念心性,但是每一个人心性的内涵是不同的,你看初地也是称性起修,二地也是称性起修,那他们两个的性德会一样吗?蕅益大师说:也可以说一样,也可以说不一样。六而常即,两个都一样,道理是一样。但是浅深,即而常六,初地的心性当然跟你二地的心性不同。十回向他当然也是称性起修,但是他所开显的性德跟初地的性德当然不一样,但他要进步啊!那怎么办呢?他以初地的本觉理性,来当作自己因地的所观境,不断的去思惟观察,用空假中三观来开显初地的佛觉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经过一段的时间用功以后,「若出未出」,初地的本觉理性,将出而未出。讲一个譬喻,比方说我们钻木要去取火,经过一段时间的旋转,木头将燃未燃,火即将出来,但是还没有出来,但是已经有温度,有一个温暖的相状出现。也就是说,虽然初地的智慧之火,还没有开显出来,但是温度已经形成了,这叫作「暖地」。表示这菩萨相续的用功,某种程度已经有少分的相应。六而常即者。谓众生即佛。而渐次分之,则有六种阶级。一理即。二名字即。三观行即。四相似即。五分证即。六究竟即。凡夫到成佛,须有六个阶段,而佛性是一样的,所以就是「六而常即」。

顶地

又以己心成佛所履,若依非依,如登高山,身入虚空,下有微碍,名为顶地。

圆瑛老法师的注解当中,他讲这个譬喻讲得很好,他说:「暖地就是佛即是心,顶地是心即是佛。」暖地是以佛德,把初地的佛德向内心中求,向内观照自己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他不断的深入,所以他把初地的功德慢慢的开显出来,就像钻木取火,不断往心中真如的木头去钻。所以「佛即是心」,佛德从心中去钻求;而顶地「心即是佛」,他的心已经慢慢慢慢的出现少分佛的功德,「心即是佛」。

「又以已心成佛所履,若依非依」,“己心”指的是十回向的菩萨,他空假中三观的智慧,慢慢慢慢成就初地的本觉理性之所履;“履”,践踏的意思。也就是说,它慢慢慢慢已经是安住在初地的本觉理性,有少分的安住,但是安住又不完全安住,「若依非依」,有一部分安住,但是又有一部分没有完全安住。

讲一个譬喻,如登高山,身入虚空,下有微碍。一个人登高山,他很想要进入最高最高的山顶,乃至进入虚空,他的身体大部分已经进入虚空,但是双脚的脚跟还没办法离开大地。也就是说,他即将进入虚空,但双脚没有离开大地,也就是说,他即将成就初地的智慧,但是他又没有完全离开十回向的部分,叫作「顶地」。若依非依,对整个初地的功德有一部分依止,但是又有一点障碍,「心即是佛」。

忍地

心佛二同,善得中道,如忍事人,非怀非出,名为忍地。

圆瑛法师解释就很好,他说:「即心即佛」,心佛不二。第一个“心”,当然是他第一个四加行的观照力,“佛”指的他的所观境,整个初地的本觉理性。他用它的空假中的智慧,不断的去观照这一念心,即空即假即中,慢慢的深入,慢慢慢慢心佛二同,善得中道。他能够慢慢的体验到即心即佛,即佛即心,心佛不二的道理。这种情况讲一个譬喻:

「如忍事人,非怀非出」,他心中知道一个很重要的事情,他对这件事情已经了了分明,但是这件事情太重要了,不能向别人宣说,他很想要去宣说,但是又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,「非怀非出」,他知道,但是没办法表达出来,名为「忍地」,即心即佛。

从火影开始成为技能大师的魔界人  阿姨,女儿就交给我吧  重生豪雄:开局拿下高冷校花  我真不是你们的王  快穿:疯系美人他反抗天命  瘸郎贤妻  剑道宗师  妖女请自重!  当佞臣,从女扮男装开始  二嫁成凰,战神宠她上瘾  诡异:快逃,他有概念级能力!  手搓大炮,列强竟是我自己  漫威:我有概念性技能!  梦境,我与轩辕  综影视之绝色妖姬  快穿之疯批大佬别浪了  综网:终焉的守望之无尽词缀  隋唐群英传:最全隋唐演义  大荒经  快穿之虫族女王她多子多福  

热门小说推荐
九龙吞珠

九龙吞珠

一张从始皇帝皇宫流传出的长生不老药地图,解开不死不灭之秘。一代名将,将守,从万人敌,到无人敌的重生之路!九龙吞珠读者交流群721466643)...

总裁大人超给力

总裁大人超给力

嫁给我,我可以替你报仇。陆白,亚洲第一跨国集团帝晟集团总裁,商业界最可怕的男人。传闻他身后有着最庞大的金融帝国,身边从未有过什么女人,传说他是夏儿想,管他呢,安心地做她的总裁夫人虐虐渣最好不过了。只是婚后生活渐渐地不一样了,看着报纸上帝晟总裁的采访,安夏儿方了你你你什么意思,不是说好我们隐婚的么老...

绝色占卜师:爷,你挺住!

绝色占卜师:爷,你挺住!

听说她在占卜,他捧着手眼巴巴的就过来了爱卿,你给本君算算,今晚是本君睡了国师呢?还是国师睡了本君?她哆嗦了一下,一脚就踹了过去谁都不睡!她今晚就阉了你!!重生前,她是惊才绝艳的大占卜师,重生后,她还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一品国师,可是,她算了两世,却没算到自己这一世会犯桃花国师大人,不好了,帝君来了!卧槽!她一下子就从八卦盘里站了起来他来干什么?他不干什么!那就好那就好!她狂抹一把额头上的冷汗。小太监欲哭无泪可他说了,今晚他夜观星象,是个鸾凤和鸣...

传奇篮神

传奇篮神

一个浑浑噩噩的少年,在阳台吹风不小心掉了下去,死过一次的他,决定开始改变,故事从这里开始,他就是林浩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