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第174章战起
类似茶馆里书生与百姓的对话不止发生在一处,并非所有人都赞成战争,但这一回情况不同,大烟的问题必须解决,这种时候元清帝这几年不间断关于大烟的宣传便有了作用,基本上大都赞成给真腊一个教训。
元清帝听到这些市井传来的消息,心头欣慰,总算没有白费他让百姓开智的心思,多数人脑子还是很清醒的,至于那些头脑不清楚的,他自动过滤掉了,别说真腊,他日后还想要将周边各国全都拿下来,届时这些人岂不是要气死。
对他来说,除了参战将士的家人有资格抱怨外,其他人没资格说不战。
先不提开疆拓土是每个帝王都有的野望,以大魏目前的发展趋势,盛世已经开始,而纵观历史,盛世之后大都会转为衰败,即便如今他正在逐步制定从古至今最为完善的制度,并且认真执行,但谁也无法保证这个制度能一直完损无缺的传承下去,更不能保证他之后的皇帝都如他一般勤政爱民,一旦出现一个昏君,可能他辛苦建造起来的制度便会化为乌有。
或者像他祖父神宗那般,大约做皇帝做得太久,到了晚年肆无忌惮昏聩起来,谁也管不住,若不是下头皇子们为了夺嫡反而做了不少实事,几方博弈将朝堂撑起来,说不定大魏延续不到如今,更不用说轮到他来做皇帝了。
当然,也有一劳永逸的办法,即直接改制,改为君主立宪,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再不用操心往后如何,甚至还能保大魏永存。
但作为一个大权在握的皇帝,元清帝当然不会这么做,至少目前完全没有这个想法,至于什么民主社会就更不用提了。
话说回来,盛世到来,且无意外定会持续很久很久,至少元清帝能保证自己在位时绝不会衰落。
盛世是好,国力强盛,百姓安居乐业,万国来朝,但繁华很容易滋生安逸,安逸之下便是腐败,一旦生出懈怠之心,文恬武嬉,衰落远比强盛更快。
所以元清帝更愿意在他活着的时候向外开疆拓土,不管是用武力侵占纳入版图,还是文化移民入侵传播世界,皆好过抱着这些先进知识安居一隅。
将百姓的目光拉向远方,扩展到整个世界,总比只看到眼前,只惦记着在朝堂上玩弄权术来得好。
虽说他也清楚不可能真的做到将全世界纳入版图,甚至想要将整个亚洲纳入疆土都有些困难,并非打不下来,而是打下来要治理不容易,距离和地理的原因,无法完全集权到皇城,除非如元佩黄修所言,等火车铁轨问世,一直铺设所有疆土。
再者,随着皇后拿出来的种子越来越多,各种粮食也慢慢传到了其它各国,只怕迟早有一日会传遍全世界,包括原产地,要知道皇后拿出来的种子可是经过千年改良后的产物,产量与如今的原产不可同日而语。
包括各种农具农书,这些都是无法避免被学走的,有了这些,它国也会迅速发展起来,虽说枪炮还未传出去,但未来一旦开战,总会传播开来,除非憋着永远不使用。
若大魏沉溺眼前的盛世,等有朝一日它国发展起来,恐怕又要重蹈另一世界的覆辙。
所以长远来看,是必须要朝外开疆拓土的。
也正好趁着这个时候,给文官们他重武的信号,帮刘愿将新学扶持起来,趁着儒家还未扭曲到皇后世界明清时期的模样将其遏住,扭回正道。
扼杀当然不可能,先不说不可能完全扼杀,元清帝也不会真的将儒学扼杀。
朋党并非儒家独有,只要有人有利益,便自然而然会形成团体,没了儒学朋党,依旧会有新学朋党,除非人人都识字明理,在教育完全普及之前,他不希望看到一家独大,当一家独大时便会不思进取滋生骄纵,甚至扭曲了原本的学说,儒家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若树立起对手来,即分化了势力,也将矛盾转移。
而且儒家虽腐朽僵化,但就帮助大一统这点,他就不可能完全将其舍弃。
学说不可当政,万不可将学说凌驾于政治之上,更不能被一种学说垄断。
所以元清帝想要的是儒学和新学并立,至少目前是。
至于日后是否会融合重塑,暂且不论。
而这样抑文扶武会不会造成武官势大,这点不用担心,先不说如今军权主要捏在肃王手中,元清帝当初早就参考现代军制对大魏军队做了军改,从班、排、连、营、团到师,详细划分,编制明确。
原本的监军改为监管委员,简称监委,也是现代所说的政委,随连配备,与将士一同在军中,专司军队日常,与将领共同管理军队,人事变迁,战功确认等必须得两方一同审核才算。
最重要,监委如今有一项重要任务——教导将士们读书识字,以及一些能够传播的技能,以便将士退伍后能够快速找到谋生之路,如今哪怕是种田,也是需要通过农报悉心学习的。
当然,现下各个行业新兴,正是需要青壮的时候,这些退伍士兵一退伍便有空缺填补,直接由朝廷统一按照在军中的表现做安排,丝毫不用担心无事可做,这样做只是为了早早形成规矩,方便将来职位饱和后这些将士有路可走,再者也是做给百姓看,让他们看到当兵的种种福利,无后顾之忧。
还有一点,识字明理的将士退伍后也能更好的完成安排的职位,不管是继续为官做巡警交警还是去四通物流等,都比大字不识的好。
军队每年都会有士兵退伍,班、排定期重新编排,又有监委与将士同领,大大减少了将领对军队的控制权。
再者,所有军队按照一二三四数字来命名,也避免了那些杨家军赵家军的崛起,直接截断了有心之人想要拥兵的意图。
穿成女主那福气包小闺女 文科学渣的古代种田生活 全京城都盼着她被休 不正经深情 小说存续计划 人道至尊 镇天神医 我爹被豪门认回去后[七零] 宫廷太医爆红成顶流 余生为她写经幡全文+后续 普通人,每天都在修罗场蹦迪 雾不清亦竹不青全文+后续 余生为她写经幡免费阅读 阮清槐薄斯珩 江穆辰黎知忆 朝暮余生 落入迷雾中:阮清槐 体育生 农门辣医妃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免费阅读
王虎穿越了,而且悲催的成了五指山下的一只老虎。我去,这是要做猴哥虎皮裙的节奏?王虎表示不服。作为一只21世纪穿越来的新时代老虎,怎么着也要和猴哥拜把子,做兄弟啊!此时此刻齐天大圣孙悟空被压五行山马上就满五百年,再有十年,波澜壮阔,影响三界格局的西天取经之旅就要开始,看王虎如何在其中搅动三界风云,与猴哥一起再掀万...
一张从始皇帝皇宫流传出的长生不老药地图,解开不死不灭之秘。一代名将,将守,从万人敌,到无人敌的重生之路!九龙吞珠读者交流群721466643)...
...
一朝重生,亲爹从军阵亡,亲娘病死,留下体弱的弟弟和青砖瓦房几间。无奈家有极品亲戚,占了我家房还想害我姐弟性命!幸得好心夫妻垂帘,才有这安稳日子过。偶然山中救得老道一位,得其倾囊相授修得一身好武艺。骤闻亲爹消息,变身潇洒少年郎,入了天下闻名的孟家军,立军功当将军,可是那个总阴魂不散的小王爷是要搞哪样?虾米?威胁我?...
朱慈烺此贼比汉奸还奸,比额李自成还能蛊惑人心!闯王李自成立马虎牙山,遥望东南,感慨万千。慈烺此子忤逆不孝,奸诈凶残,简直是曹操再世,司马复生,让他当了皇帝,全天下的逆贼奸臣刁民一定会想念朕的!大明崇祯皇帝于明孝陵前,痛哭流涕。我冤枉啊!我洪承畴真的不是朱贼慈烺的内应,我对大清可是一片忠心啊!大清兵部...
男人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里包括服一次役,当一回特种兵,和世界上最强的军人交手。还有,为自己的祖国奉献一次青春,为这片热土上的人民拼一次命。这些,庄严都做到了。(此书致敬每一位曾为国家奉献过青春,流过血洒过汗的共和国军人!读者群号764555748)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