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“听明婴这话的意思,竟是在怀疑本王私下调用了本该发往塞北的屯粮?”郓王盯着程昶,悠悠道。
他步去殿中,朝上一拱手:“父皇明鉴,当年淮北大旱,儿臣赈灾所用的粮草,朝廷的载录上记得清清楚楚,一为当地官府开仓放粮;二为淮南、淮西、江南一带富商所捐赠;三为朝廷急征南方各地粮草,发往淮北。诚然当时运粮发粮的路线不佳,这是因为大旱导致暴民四起,为了使粮草平安送达淮北,有时不得不选择绕道而行。
“明婴初任侍御史不过一月,便是尽阅当年卷宗,又能找到几分因果缘由?本王知你蒙受父皇看重,急于为朝廷建功,但你总不能仅凭着一星半点的‘莫须有’,就给本王扣上私调兵粮这么大一顶帽子,把本王赈灾之苦劳尽数抹杀吧?”
他一拂袖,朝昭元帝深深一揖:“父皇,儿臣当年赴淮北赈灾,看灾民苦状,感同身受,几欲怆然涕下。所募集的每一颗粮,都是儿臣日夜不寐辛苦筹得的,儿臣问心无愧!”
“你真的问心无愧吗?”程昶道,“就像你说的,当时淮北有暴民,你运粮的时候,为了避免暴民拦路哄抢,不得不选择绕道。可是你绕道,至多也就在附近的山里、乡镇绕一绕罢了,为什么竟然会绕到西北,甚至北境去?”
郓王一愣:“什么西北,北境?本王不知你在说什么。”
程昶道:“朝廷粮食的用途各有不同,你赈灾用的粮,除了富商捐的,大部分都是官粮;塞北忠勇侯打仗所用的粮,是边境屯兵时期的屯粮。这些年西北与北境没有战事,边疆将士耕耘所产的粮食,大部分都发往塞北。你说你没有私自调粮,那么你的运粮路线,为什么会途经西北?”
郓王道:“本王方才已说得很明白了,本王所调的粮食,除了当地官府捐赠的,大都来自江南、淮南与淮西,本王从未从西北与北境一带调过粮。”
程昶道:“长途运粮,途经的驿站数以千计。你可以修改运粮的路线,但你不能修改运粮所经过的驿站数目,否则会与当地官府统计的数目不相符。也因此,你修改运粮路线时,选择以避开暴民为借口,在同一个地方反复绕行,经过同一个驿站两次甚至三次之多,可是上千个驿站,你总会疏漏几个,那几个我查了,正是在西北附近。你运粮路线不合理就不提了,话说回来,你说你运粮要绕开暴民,这我理解,但据我所知,你当时前去赈灾,枢密院发了五千军卫给你,加上当地官府还有许多官兵,合在一起,还治不住暴民?”
“你或许想说暴民也是民,不过是因为大旱才落草为寇,你不想伤他们,但当时灾情紧急,数万灾民等着粮草救命,孰轻孰重,你难道分不清楚?你为避暴民绕行以至粮草延至,岂不是本末倒置?”
“其实事实恰恰相反。”程昶看着郓王,说道,“你初到淮北,立功心切,没有勘查好路线与当地情况就急于调粮,并且催促各方加快运粮,结果从江南、淮西运送的一大批粮在路上遭到暴民哄抢。
“好好的粮被你弄没了,淮北等着救济的数万灾民怎么办?你心知闯了祸,慌于弥补,便求助于枢密院姚大人。当时恰逢忠勇侯也要用粮,西北与北境的屯粮即将发往塞北,你二人于是合谋,推说是驿使路上耽搁,将忠勇侯求掉兵粮的急函压下,暗改了运粮路线,私自调换了屯粮与官粮,以至忠勇侯久等不来兵粮,只好速战速决,追出关外。”
“陛下——”程昶言罢,姚杭山越众一步伏地跪下,恳切道,“塞北将士戍边辛苦,臣从来体恤他们,历来但凡忠勇侯求粮,臣从未敢有一日耽搁,三公子此言空口无凭,纯属妄断妄测,这样的事,臣绝没有做过,绝没有做过啊!”
“我是没有什么切实的凭证。”程昶道。
“但是,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从西北运粮,文书上可以作假,但粮草所经的驿站做不了假,倘若你们真的问心无愧,沿着千余个驿站问过去,问问驿丞,问问当地官兵,六年前究竟有无大批粮草自这里经过,发往淮北,一切自当一目了然,你们敢吗?”
“边境屯粮,每年到底有多少收成,枢密院、户部都有记录,且其产出数目,与各地的官粮必不相同。你们鱼目混珠,私自换粮,或许可以改一年的数字,但你们不可能把之前每一年的数目逐一改过,只要从户部调出黄冊,两厢一做对比,算一算经年下来各方产出的平均数,其中端倪必然自现,你们敢吗?”
“况且,”程昶一顿,“我虽没有实证,辗转打听,得知当年忠勇侯牺牲后,故太子殿下怀疑其死因,遣人赴塞北细查,得知竟是你暗中调走屯粮,盛怒之下,以至病发而亡,此事当时伺候在故太子殿下身边的两名侍婢均可作证。这二人昨日被我从明隐寺带了出来,眼下就候在宫门外,我这就恳请陛下将他们传来金銮殿上对峙,你们敢吗?!”
郓王本以为程昶不学无术,便是这大半年来转了心性,可他终究不熟悉文书,难以钻研,便是花足一月翻阅卷宗,哪能找到什么端倪?未料他专注又细致,非但把卷宗阅尽,还能比照着大绥地志,把他运粮路线的不合理处一一找出,从千余驿站里辨出西北的那几个。他甚至不知什么时候学了算术,连户部最繁杂的钱粮账册该怎么算,算过后又该怎么剖析,都了如指掌。
直到现在,郓王终于慌了神。
赈灾是朝政大事,这样大的案子,他哪怕身为皇子,有姚杭山相帮,也不可能手眼通天,把纰漏藏得严严实实,倘有心要查,何愁找不着证据?
当年只因朝政军政太乱,故太子又急病难愈,一众朝臣不愿火上浇油,才让他糊弄了过去。
更重要的是,那时昭元帝有心袒护他。
可是,哪怕天子有心袒护,是非公道自在人心,昭元帝爱惜声名,在铁证面前,当着一众朝臣,难道还会偏袒他吗?
何况,若他所料不假,程昶从明隐寺带回来的两名宫婢,正是当年伺候在程旸身边,看着他把毒|药汤送去程旸卧榻边的那两个。
故太子仁德,极得人心,这一殿朝臣或许不会为了一个忠勇侯得罪将来的储君,但若他们得知他曾给故太子下毒,必会为故太子讨回公道的。
郓王思及此,心思急转,忽生一计,心道当年他给程旸下毒,父皇是知道的,父皇包庇他,实属帮凶,这么看,父皇应与他是同一边儿的,只要不让那两个侍婢上殿,道出当年的实情,至于程昶要查的户部账册、调粮路线,那都是日后的事,未必没有转圜的余地。
郓王目光落在昭元帝身上,见他正目色阴鸷地盯着程昶,顺势就道:“父皇,明隐寺早被封禁,明婴擅闯原就是罪过,还口口声声称是从里头找到了证人,他称儿臣立功心切,儿臣看他才是立功心切!他要请翻户部黄册,要算粮草,要遣人去淮北甚至西北查运粮路线,儿臣清清白白,凭他去查!但请父皇莫要听信了他的谗言,误将两个连身份都难以查清的人请上来对峙,这里是金銮殿,煌煌天威在此,岂是凭他信口开河,就能闹一出沉冤昭雪的?未免太过儿戏!”
昭元帝听了郓王的话,沉默良久,道:“昶儿,你暂将你从明隐寺带回的两名证人移交刑部,待刑部审过后,证实他二人所言属实,朕自会令三司立案追查当年昉儿赈灾淮北的实情。”
“禀陛下。”程昶道,“臣从明隐寺带回来的这两个人,曾贴身伺候于故太子殿下近前,陛下您其实是识得的。只是当年故太子急病而亡,这二人照顾不周,您伤悲之下,把他们发落去明隐寺关押,年岁一久,大约忘了。”
昭元帝听了这话,心间微微一顿。
当年的事,他其实记得很清楚,他之所以留下旸儿身边的两个侍婢,就是因为他们撞破昉儿给旸儿下毒,关押他们不杀,也是为了让昉儿时时刻刻记得这个教训。
分家后,我盖房囤粮肉满仓 锦衣卫宠妻日常 这些妖怪怎么都有血条 重生回来后我躺赢了 龙王弱小无助但能吃[星际] 离婚吧,我去继承遗产了 锦鲤小奶娃,帮娘亲种田成首富 从双灵根到全属性剑道天骄 我们一家都是反派 重生八零:媳妇的彪悍人生 亲爱的灵石 老板,我熬夜猝死了 嫌妻 千岁爷的心尖宠(重生) 重活一次 于春日热恋常宁洛商司全文阅读 我的安眠药先生 休想妨碍我学习[穿书] 柯南之全员武力提升计划 论养龙的一百种方法
玄幻爽文九天大陆,天穹之上有九条星河,亿万星辰,皆为武命星辰,武道之人,可沟通星辰,觉醒星魂,成武命修士。传说,九天大陆最为厉害的武修,每突破一个境界,便能开辟一扇星门,从而沟通一颗星辰,直至,让九重天上,都有自己的武命星辰,化身通天彻地的太古神王。亿万生灵诸天万界,秦问天笑看苍天,他要做天空,最亮的那颗星辰...
最强系统,我就是最强!还有谁?叶风看着众多的天骄,脸色淡定无比!获得最强系统,经验可复制对方的功法神通,可升级功法神通品阶无所不能,唯有最强!碾压苍穹,打爆世间一切不服者!...
...
一朝重生,亲爹从军阵亡,亲娘病死,留下体弱的弟弟和青砖瓦房几间。无奈家有极品亲戚,占了我家房还想害我姐弟性命!幸得好心夫妻垂帘,才有这安稳日子过。偶然山中救得老道一位,得其倾囊相授修得一身好武艺。骤闻亲爹消息,变身潇洒少年郎,入了天下闻名的孟家军,立军功当将军,可是那个总阴魂不散的小王爷是要搞哪样?虾米?威胁我?...
...
听说她在占卜,他捧着手眼巴巴的就过来了爱卿,你给本君算算,今晚是本君睡了国师呢?还是国师睡了本君?她哆嗦了一下,一脚就踹了过去谁都不睡!她今晚就阉了你!!重生前,她是惊才绝艳的大占卜师,重生后,她还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一品国师,可是,她算了两世,却没算到自己这一世会犯桃花国师大人,不好了,帝君来了!卧槽!她一下子就从八卦盘里站了起来他来干什么?他不干什么!那就好那就好!她狂抹一把额头上的冷汗。小太监欲哭无泪可他说了,今晚他夜观星象,是个鸾凤和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