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四百四十三章 内圣外王之道(第1页)

江藩的来访是昨天汪中跟赵新提过的,赵新当时也没在意,随口就答应了。

他穿了一件新买的细毛狐狸皮坎肩,里面则是一套深蓝色的毛呢棉袍,戴着个貂皮帽子。这身衣服是从北海商社买的,而买衣服的钱是来自赵新前几天见面后送给七人的程仪,每人五百块北海元。

刘台拱拿了钱后,直接就跑去小学校的图书馆,想买那套馆藏的“《文渊阁版四库全书》,他之前参观时就盯上了。这是赵新从后世购买的两套中的一套,去掉了后人做的序文并涂掉了尾页的出版信息。

话说五百银元连这套书售价的一个零头都不够,赵新拢共就买了两套,花了他两百多万!一套在小学校的图书馆,一套放在了自己的书房。

于是赵新便让图书馆那边给刘台拱打印一套扫描版,就收个成本价一百银元。而段玉裁和洪亮吉听说后也决定各要一套。现在三人都等在图书馆里,打一页看一页。

然而三个人越看越是心惊。刘台拱是做过《四库全书》编纂的,当初《四库全书》由三千八百多人抄写,耗时十三年,直到乾隆四十七年才抄写完成了一套,保管在文渊阁里。

怎么北海镇这里能有全套的刊刻版?三人从第一页看到现在,一处错误都没发现。这也太诡异了!难道那位赵王在皇上身边还安插了探子?

焦循、钟怀和黄承吉三人各自买了几本老尤精心编撰的代数和几何书籍、几套习题集,不过上面的数学公式却看的三人两眼冒金星,直喊天书;结果从今天一大早,三个年轻人就去了小学校上课,跟着一帮孩子熟悉数学公式。

清代学数学一般都是从《易经》入手,然后再学“算经十书”,最终都要落在天文历法上。像之前赵新在广州看到的那本《勾股割圆记》,戴震试图搞出一个能与西方三角学匹敌的理论,最终被证明失败。割来割去,其最终目的还是要算黄赤道差。

因为“士农工商”的层级社会结构,计算天文历法的目的归根结底还要落在农时上,由此指导农业生产。

当江藩跟着尹兵卫进屋后,他先是冲赵新深施一礼,赵新也起身拱手还礼。两人落座,阿妙端来茶水,随后就退了出去。赵新这时才开口道:“子屏先生今日到访,有什么事吗?”

江藩听了一怔,心想汪中昨天难道没说?不过他也了解汪中的志向所在,长于礼制而非军事,好静不好动。于是便先说了一通恭维赵新和北海军的话,随后道:“汪某之前曾听容甫兄所言,赵王去岁率军大破罗刹,攻取白哈尔湖,拓地万里,不胜心向往之。赵王若是同意,藩想前往一游,见识一下那里的风土名物。故此前来,恳求赵王允许。”

“白哈尔湖?”赵新愣了一下,随即就醒悟对方说的应该是“贝加尔湖”。中国历史上自汉代起,将其称为北海,唐宋元明时又叫小海,到了清代又以蒙古语音译称之。

“子屏先生,你要想去倒不是不行,不过现在已经是初冬时节,很快就要冰封万里。北海这里跟关内不同,冬季气候极为恶劣,别说我们了,连清军冬天都要猫冬。”

“那北海镇的百姓到了冬天就在家呆着,等到开春才能忙于农事?”

赵新听了呵呵一笑道:“哪能呆着啊!我们这里到了冬天要做的事多着呢。军事上的事且不说,老百姓都要趁着这段时间读书识字的,而且冬天也可以种菜啊。”

“读书?”江藩一愣,随即难以置信的问道:“所有人?”

“对!所有人,不分男女。”赵新露出一副老神在在的自信表情,大致给江藩解释了一下。

话说北海镇这些年最大的财政支出除了军队,另外两项就是教育和医疗。

医疗是完全不挣钱,原想着打平就可以,结果一直在倒贴,不过这也赢得了底层老百姓的感恩戴德。

而教育更是大笔投入,除了书本费,还有一顿午饭要管。最后弄得还专门开了个造纸作坊,以解决大量用纸的问题;当然了,擦屁股也很重要。

所有适龄儿童不分男女全都要入学,这个没道理可辨,强制执行;哪一户要是敢违抗,直接收回土地,严重的甚至发配到虾夷地挖煤,临走前还得把孩子留下。

而且自从前年李家那事出了以后,深入各居民区的医疗体系逐步完善,北海镇各家各户便再也不敢弃婴,因为老百姓不愁吃喝,人口出生率一下就蹿了上来。

最早进识字班的那一批孩子里,包括徐福南在内的几十个十三四岁的孩子,目前已经当上小老师,给刚入学的孩子上课了。

从岛国来的那批兰学者,除了几个懂地理的跟着林子平去搞测绘了,其他人全都在苦学普通话,以便融入北海镇的体系。而赵新要求这些人在掌握了普通话对话后,首先就得进入教育体系干一段时间;自我提升是一方面,基础教育的普及才是最重要的。

比如朱大贵那样的人能当村长,首先就是因为他识字,小时候念过一年私塾。北海镇这两年一到冬天,各村的村长要组织村民上识字课,传达解释各项法规条文,让老百姓耳熟能详;工厂的工人到了晚上也要开识字班,掌握五百个字才能升职涨薪水。

虽说北海镇目前的体制类似于后世的公有制,但也不是大锅饭。

赵亮和张波那里缺技术工人缺的厉害,目前很多工人干活都是“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”。几年下来,一些机器的使用没问题了,小故障也能凑合修修,可遇到大故障就抓瞎。

尤其是在军工生产上,各种尺寸规格、重量密度、颗粒度、燃烧速度等等,别说差不离,差一点都不行。武器弹药的标准化就意味着大量的数学模型,即便能花钱买来数学公式,但还是需要不断的试验。

目前北海镇各类岗位的薪水待遇都跟工作绩效和识字水平挂钩。别人识字八百还懂点数学计算,当技工一个月能拿二十块银元;你识字五十,就只能去烧锅炉,一个月两块半。

而且北海镇的农业生产再也不是“脸朝黄土背朝天”,一滴汗珠摔八瓣,等着老天爷给饭吃;无论是开春播种还是秋收,基本上都靠大型农机来完成,完全打破了旧有的农耕模式。

劳动力富余出来了,这些人就会寻找另外的收入渠道,以提高生活水平。北海商社里的好东西太多了,时不时还会添点新玩意。可要是不识字,连扫大街的活儿都得排队抢,更别说给澡堂烧锅炉了。

现在邻里之间串门闲谈,动辄便会说起自家男人如何如何,自家儿女学习如何,最近又找了个什么营生多个份收入。彼此心里都有一本账,识字能多挣钱干嘛不学,谁又不想过更好的日子呢?

最近赵新正有个打算,准备通过他那遍及各村各镇的“金牌小密探”系统,传播一下大海对面的那块陆地。他觉得要想让这个时代的百姓去那里站住脚,而不是挣了钱回老家买地盖房娶小老婆,就得实行土地私有。

对中国人来说,只有自己的土地,才会百倍珍惜。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每家给多少,赵新还得跟其他人好好商量一下,不过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必须识字。

不说老百姓,北海军内部除了白天训练,晚上都要上识字课和初级数学课。跟当初周和尚那批军官不同,现在的士兵想升职,从上等兵开始,每一级都要和识字率、数学知识挂钩。

那些藩士出身的仙台藩人马,在掌握了普通话后,每天晚上就摇身一变成了老师,到各连各班给士兵们上课,由此还能多领一份补贴。

从前年开始,北海军每年十一月份就要搞全军的军官士兵升职考试,通过后就算暂时不升职,可津贴也要涨一级。

我是虚构史学家  都献祭速通了,谁还苦修功法啊  一天一亿抖币,我为什么还这么穷  明末逐鹿天下  万诡横行,最强竟是我自己  联盟:重生s7,亚索砍翻skt  从念动力开始的诸天旅行  60后的黄粱梦  西游:截胡猴子,赐他混沌法  赤胆特工  风流山村野医  魔主  断绝关系后,我掠夺假少爷的天赋  黑科技:谁让他这么造手机的  四合院:刚得系统,贾家逼我接济  跟着姓名学国学  逍遥诸天,送易小川进宫开始  天门神幻  青蛇神探  靠生子宠冠后宫  

热门小说推荐
抢救大明朝

抢救大明朝

朱慈烺此贼比汉奸还奸,比额李自成还能蛊惑人心!闯王李自成立马虎牙山,遥望东南,感慨万千。慈烺此子忤逆不孝,奸诈凶残,简直是曹操再世,司马复生,让他当了皇帝,全天下的逆贼奸臣刁民一定会想念朕的!大明崇祯皇帝于明孝陵前,痛哭流涕。我冤枉啊!我洪承畴真的不是朱贼慈烺的内应,我对大清可是一片忠心啊!大清兵部...

绝色占卜师:爷,你挺住!

绝色占卜师:爷,你挺住!

听说她在占卜,他捧着手眼巴巴的就过来了爱卿,你给本君算算,今晚是本君睡了国师呢?还是国师睡了本君?她哆嗦了一下,一脚就踹了过去谁都不睡!她今晚就阉了你!!重生前,她是惊才绝艳的大占卜师,重生后,她还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一品国师,可是,她算了两世,却没算到自己这一世会犯桃花国师大人,不好了,帝君来了!卧槽!她一下子就从八卦盘里站了起来他来干什么?他不干什么!那就好那就好!她狂抹一把额头上的冷汗。小太监欲哭无泪可他说了,今晚他夜观星象,是个鸾凤和鸣...

九龙吞珠

九龙吞珠

一张从始皇帝皇宫流传出的长生不老药地图,解开不死不灭之秘。一代名将,将守,从万人敌,到无人敌的重生之路!九龙吞珠读者交流群721466643)...

乱世情歌:农门女将

乱世情歌:农门女将

一朝重生,亲爹从军阵亡,亲娘病死,留下体弱的弟弟和青砖瓦房几间。无奈家有极品亲戚,占了我家房还想害我姐弟性命!幸得好心夫妻垂帘,才有这安稳日子过。偶然山中救得老道一位,得其倾囊相授修得一身好武艺。骤闻亲爹消息,变身潇洒少年郎,入了天下闻名的孟家军,立军功当将军,可是那个总阴魂不散的小王爷是要搞哪样?虾米?威胁我?...

魏武侯

魏武侯

这里不是春秋战国,也不是东汉末年!似曾相识的齐楚秦魏,截然不同的列国争雄!来自现代的灵魂,入主王侯之家,却命悬一线君王之路,前狼后虎,他将何去何从!大争之世,群雄并起,谁能主宰沉浮!魏无忌寡人这辈子只信刀剑说话,管你诸侯还是天子,不服的有种就站出来。本书群号327625454PS本书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